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研制与生态物联网示范”2020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研制与生态物联网示范”项目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生态系统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在北京召开2020年度项目进展交流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磊处长、何霄嘉专项主管、唐先进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周桔处长、杨萍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监测司姬刚处长等6位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程国栋院士、傅伯杰院士、陈发虎院士、于贵瑞院士等10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指导。项目负责人李新研究员及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等50余人参会。 

  会上,于贵瑞院士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与会领导和专家。王磊在致辞中建议项目执行期结束前应加强项目集成和重点成果的凝练总结,突出有代表性的亮点成果,既要服务于科学研究,也要为管理部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傅伯杰院士主持项目报告环节。项目负责人李新研究员从项目研究目标、考核指标及整体进展等方面做了总体进展汇报,并对项目取得的成果做了进一步总结和展望。课题负责人刘绍民教授、孙晓敏研究员、陈世苹研究员、周燕研究员、郭建文副研究员、李新研究员从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目前完成情况、取得成果和下阶段工作计划分别对六个课题进行了进展汇报和亮点总结。 

  专家组对项目立项以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及成果表示高度肯定和认可,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组表示,仪器研制一直是我国的短板和“掐脖子”问题,生态监测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该项目的切入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实现了多项生态监测仪器的创新研发、集成和国产化,个别仪器实现了国内外首创,在仪器研发、示范及生态应用中均有亮点。同时,专家组也指出,在单项仪器上,应对标国际同类仪器的技术经济指标,加强性能验证和定标工作,为规模量产提高性能指标和运行稳定性,推进仪器的产业化进程。在区域观测方面,应针对单一仪器不能解决的区域/流域甚至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观测难点,实现从单点—群落的多尺度观测、模型集成与同化,在生态应用方面多出成果,进而推动发现新的科学问题,甚至新的科学发现。 

  最后,专家组还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对生态监测仪器研发项目的稳定投入,促成各相关部门的专家和研发人员的紧密结合,彻底解决我国的技术瓶颈,推动生态研发仪器的国产化和大规模应用。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及课题下阶段的工作目标与计划,对项目的顺利结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研制与生态物联网示范”针对我国生态系统监测设备严重依赖进口、观测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与遥感和模型尺度不匹配等瓶颈问题,通过原始和集成创新,研发了国产自动化、智能化新型生态系统关键参量监测设备共四大类15种:生态系统水热关键参量监测设备(大尺度水热通量双波段闪烁仪、植物液流仪、非插入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中尺度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二氧化碳同位素综合观测系统(多通道双循环土壤呼吸δ13C观测系统、土壤和大气δ13C廓线协同观测系统、土壤微生物呼吸δ13C全自动变温模拟与测定系统)、植被关键参量自动监测设备(冠层微细立体结构三维观测仪、分布式叶面积指数观测仪、树木径向生长观测仪、活立木密度观测仪、植物物候观测仪)、陆生脊椎动物监测系统(双CMOS红外原位立体相机、小型脊椎动物侦测系统及触发传感器、陆生脊椎动物全天候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终端),研制了3种生态监测物联网关键设备(通用型数据记录传输仪、低功耗长距离无线组网中继和终端设备)和生态监测物联网信息系统。新研发仪器国产化率80%以上,精度与国际同类仪器匹敌甚至超越,并支持物联网观测。此外,在无人机高速物联中继、极端环境卫星物联组网技术上取得了原创突破,有望彻底解决偏远地区无法联网的难题。并在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东北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保护区部署新研制设备,系统测试和验证仪器性能,示范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物联网监测系统。 

会议现场

李新研究员做项目汇报